「當世界汲汲營營追求單一化,流浪之歌是難得的饗宴」—德國TFF音樂節總監 |
---|
「流浪之歌音樂節」創辦背景與理念
假如你是「流浪」的新朋友⋯⋯
2001年由大大樹音樂圖像團隊創辦,「議題」性格強烈,聚焦音樂文化的多元性,過往多年搭配影像放映與深度座談、工作坊,嚴謹而深刻的節目厚度,挑戰台灣聽眾過往談及「世界音樂」時難以擺脫的刻板印象,是音樂愛好者每年秋天所期待的年度盛事。「流浪」是指人與文化的遷徙(Migration),指涉歷史上經歷流離或遷動的民族,個人因全球化因素遷移至另一文化,撞碰出當代音樂與文化的「相遇」與「相融」,提出「認同」的思考與辯論。
當台灣尚未引進大型音樂節風氣,「流浪」便以高水準的聲音製作、國際性的策展觀點與深刻的文化思考,成功擄獲國內外媒體與觀眾的目光,曾列為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(UNESCO)、歐洲音樂節論壇(European Forum of Worldwide Music Festival,EFWMF)報導活動。世界著名樂評人聯合推薦,包括Petr Doruzka捷克廣播電台Vltave FM及加拿大CBC Global Village Radio都曾播出音樂節相關報導,Ficancial Times中文網主編張力奮、歐洲音樂排行榜(World Music Charts)評審委員Dubi Lenz都曾特地來訪,為「流浪」撰文發聲,在台灣耕耘培養出一批忠實的樂迷觀眾,統計來過「流浪」的累積群眾超過20萬人。
以下節選自「不只音樂、不只節慶 -- 十年「流浪」的路上風景」(2012)
文/鍾適芳(流浪之歌音樂節策劃人)
2001年秋, 在國際樂人、樂評、媒體、公部門的支持下,一群沒有辦過大型音樂節的夥伴,以義工身分投入,把初生的「流浪」從北辦到南,從城市辦到鄉村。還記得在美濃的鍾家菸樓前,來自捷克、蒙古、匈牙利、德國、波蘭的樂人,在伯公大樹蔭下演出、美濃鄉親與國際樂評、策展人,一起搖頭晃腦聽音樂。演出後大家拿起筷子、捧著飯碗,邊吃大鍋飯,邊說故事、聽故事。說與聽的角色,不斷互換。
音樂節還在萌芽階段,我們在心中清楚拿捏了「流浪之歌音樂節」:不是大型的「世界音樂派對」,而是個超越音樂、超越節慶的聚會,創造觀眾與說故事人的對話場合。這樣的態度,持續著流浪的核心精神。
90年代末,台灣還沒有同類型的音樂節 ,我們拿著企劃案四處尋求贊助及支持 ,多半得到的回應是:「我們沒聽過這些音樂家」。直到2003年,「流浪」找到了重要的知音—台北市政府文化局。於是我們在原本有點寂寞的路上,有了新夥伴。而這位旅伴,對於我們在音樂節中發聲的議題、實驗、挑戰、創新,從沒有異議;更沒有質疑過每年策展主題下邀請的樂人的重要性。
每一年音樂節的主題,是延伸對話的開始。我們相信音樂是流動的,不論何種因素的變遷與融合,都成就了世界上豐富的樂類與樂種。「流浪」多年來,也主動創造新的音樂對話。在樂人的信任下,全新的音樂組合從這裡出發。2003年,沖繩三弦大師平安隆受邀「流浪」,當時「交工樂隊」剛解散,林生祥還猶豫於未來的音樂路,我們安排林生祥在平安隆演出中客串,因此拍合出後來的《種樹》專輯,以及林生祥與大竹研這對堅韌的音樂搭檔。 烏仁娜及徹米哈尼鼓樂組,分別來自蒙古與伊朗,也因為「流浪」而開啓了他們的音樂長征之途。
跨文化與樂界的對話,是「流浪」鮮明的特色,也是觀眾每年最為期待的。在資源與人力極有限的情況下,走了十年,並不輕鬆。但是,十歲還年輕,路的前方,仍有許多可以展望的。
►歷屆「流浪之歌音樂節」主題
2015 米河流|Rice River
2014 小流浪|mmf mini
2013 吟遊人|Storytellers
2012 流浪10 相聚在路上|Gathering on the Road
2011 家/離家 | Home & Away
2009 南 | South
2008 城市邊界|City Borders
2007 土地之歌|Land & Freedom
2006 無國界|Crossings
2005 手風琴.新定義|Accordion.New Definition
2004 放聲.自由|Loud & Free
2003 老傳統.新生命|Old Roots.New Concept
2001 流浪音樂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