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米河流
節目介紹
多國音樂家現場、戶外竹劇場、米市集米吧、迷宮樂器工作坊、米神祭儀、星空草地野餐
2015流浪之歌音樂節以「米河流」為題,源自不同文化根源的藝術家,在秋收時節,以稻米河域文明為幕,在新建的雲門劇場說故事。
雲門草原首演
看樹 看海 看演出
首個受邀進駐淡水雲門劇場的音樂節 星空大草坪開幕首演
台灣第一個由民間捐款建造的劇院
躺坐在這片屬於大家的草地上
聽音樂、看戶外劇場、做米食
流浪之歌音樂節
2001年創辦
音樂愛好者每年秋天最期待的年度盛事
當台灣尚未引進大型音樂節風氣,「流浪」便以高水準的聲音製作、國際性的策展觀點與深刻的文化思考,成功擄獲國內外媒體與觀眾的目光。
大大樹音樂圖像
創辦團隊
聚焦民謠、草根音樂與社會文化
超過20年的獨立音樂品牌
從音樂橫跨影像、劇場、文學、視覺藝術、裝置展覽,藝術工作坊與講座,推廣音樂背後的文化議題。
更多推薦
” 當世界汲汲營營追求單一化──到處都是一樣的商店,一樣的流行,一樣的咖啡,一樣的髮型,一樣的流行音樂──臺北的「流浪之歌音樂節」是一場難得的饗宴。”
── Bernhard Hanneken(德國魯多許塔音樂節藝術總監)
” 我每次參加,都覺得自己簡直不配享有如許精采的節目。”
── 馬世芳(台灣資深樂評人。節錄自2012/9/29「音樂五四三」節目介紹)
” 鐘適芳在我眼裡,是華人社會最高水準的民謠音樂製作人和世界音樂節製作人,沒有之一。沒有她⋯⋯就沒有華人社會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最專業的世界音樂節──台北流浪之歌音樂節。”
── 寧二(中國文化評論者、「土地與歌」論壇主持人)
bottom of page